欢迎来到鸿鹄文档网!

2023年度《中秋节起源》教案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3 14:24:03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1  活动目标.  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了解节日的来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中秋节起源》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中秋节起源》教案3篇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1

  活动目标.

  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活动内容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 与幼儿讨论:

  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3. 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评价 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建议:

  活动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分享月饼。

  教学反思: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非知道中秋节的意义与传统礼节。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开展了中秋节的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小百科: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2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阅读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1)

——中秋节的起源作文3篇

中秋节的起源作文1

  都说中秋是个团圆快乐的节日,确实是这样!今年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妹妹一起快快乐乐的在一起度过了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早上我一起床,就期盼着快点见到晚上的圆月。不同于往日,早餐妈妈准备了好几种口味的月饼,有百果馅的、豆沙馅的.、鲜肉馅的,……我兴致勃勃地跑到餐桌旁,轻轻拿起桌上的月饼一小块吃了起来,月饼又甜又香,吃完觉得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中午爸爸给我们做了油煎小黄鱼,大螃蟹等美味的食物,我又把吃肚子撑得鼓鼓的。下午我上完书法课在回家的路上,出乎意料的发现美丽的月亮已经悄悄露出头来仿佛在给我打招呼,“小朋友快点回家跟家人团聚啊!”回到家发现爸爸妈妈正在准备丰盛的晚餐,有大黄鱼,布丁牛肉,西芹鱿鱼等琳琅满目,馋的我口水都流出来。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来到复旦大学操场上散步。月亮已升到了半空中,又大又圆又明亮。妈妈给我和妹妹讲起了嫦娥仙子和玉兔的故事。仔细看,月亮上仿佛真的有山有树,有一个美丽的仙子。妈妈接着给我们讲了好几首有关月亮的诗句,看到圆月,离乡背井的人更加会思念起亲人,思念故乡,我情不自禁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等我回到家洗漱完舒服的躺在床上回想起这美好的一天,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月饼,还知道了许多民间传说,今天过得真开心呀,真希望明年的今天也能够明月如镜,满月如盘!

中秋节的起源作文2

  很近很近以前,月球和太阳就是一对弟妹,他们负责每天白天和晚上的值班。可是时间一长,月亮有一点点嫉妒了,因为他值班时候,经常只能露出身体的一小部分。

  可是太阳值班时候,每天可昂扬向上的气质外露所有的身体部分,尽情地施展才华。在每年365天里月亮几乎都不能够展现全部身体,因此,不久以后月亮就不值班了。。

  玉皇大帝知道这一件事情以后,他就乞求月亮继续工作,月亮说:“你们都是忘恩负义的一群坏人,我辛辛苦苦在晚上值班,你们只让我露出一个小小的身体,天理何在啊!”

  玉皇大帝也很为难,说到:“不是我不认你露出全部身体,可是晚上人们要睡觉休息,一点点光亮就可以了,假如你露出全身,地面就很明亮很多人会因此失眠的。”

  不过,玉皇大帝也答应月亮可以露出全身,经过一番争辩和讨价还价以后。玉皇大帝就跟月亮商量好以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允许月亮露出全身。

  在八月十六那天晚上,月亮变得圆溜溜的。人类就看这一天是月圆的夜,很不*常,看着圆圆的月亮很圆像一个饼,以为天上的天神在暗示人类要吃一点圆圆的饼,

  就这样就发明了月饼,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民族习俗就诞生了,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起源作文3

  中秋节前夕,我们学校组织了中秋博饼。中秋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博饼是厦门独有的传统民俗活动,相传是340多年前从郑成功军营里流传出来的。我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年中秋节都会在学校博饼,今年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博饼。家委会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博饼需要的“会饼”。一秀是海苔和水笔,二举是饼干,四进是跳绳、跳棋、斗兽棋、飞行棋和奥赛山楂,三红是铅笔盒和小密码本,对堂是大密码本,状元是闹钟。

  大家开始了热闹的博饼,我博了一个四进、两个二举,五个一秀,有博到东西就很开心了,无所谓好坏,博饼图的就是高兴。这次的博饼真有趣。

  今天上午,我回爷爷家博中秋,昨天回外婆家博饼运气不佳,应该是要把运气留到今天用吧。

  要开始博饼了,大家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由堂弟靖仁开始,前面几轮大家运气都不错,唯独我不是没博到就是一秀,我拿的一秀奖品——牛奶都可以堆成小山了。这次又轮到我了,我心不在焉的博了出去,表哥洋洋马上又要拿起来了,“等等,一、二、我、三、四,四进!”堂哥靖祺大叫。“哦,是吗?”洋洋将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仔细一瞧,真是四进!姑姑将一大瓶薯片(四进奖品)抱给我,说:“靖杰,你果然有好手气存着!”听了这话,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四进给我带来了博饼的信心。每次博前,我都会装模作样的吹一口“仙气”,然后再抛下去。而我博出来的成果也不赖:三红、四进、二举,。。。。。。,除了状元与对堂,其他的都有了。

  到了最后,只剩下状元、对堂和2个四进的奖品了。我像刚才一样,吹口“仙气”,抛下去之后,习惯性的一数,看有没有对堂,而这次我惊喜的发现,真是对堂!因此我拿到了一张50元钞票(对堂奖品)。第二个对堂不一会儿也被堂弟靖仁收入禳中。轮到堂哥靖祺了,只见堂哥双眼紧闭,双手有节奏的颤动,只听“哐当”一声,一看,一团黑,但仔细一瞧,哇,五子带六,最后的状元奖品(遥控飞球)花落堂哥靖祺家了。

  今天,我对于我博到的奖品已经心满意足了,除了状元没拿到之外,其他的都到齐了。但我希望明年运气会更旺一点儿,争取拿到状元,来一个十全十美,我期待着!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2)

——中秋节起源的传说3篇

中秋节起源的传说1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说之四——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中秋节起源的传说2

  中秋节在神州大地,五湖四海,影子遍地开花,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也有众多不同的习俗,下面就着重介绍两个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赏月

  我们家那里的传统是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放上一盘月饼,一盘葡萄,还有其他一些水果点心,点上三炉香,那种明月与月饼相互应找的场景,那种月下院子里弥散的焚香的味道,那种八月十五月圆夜院子里的清凉以及一家人共同品尝月饼的说说笑笑,深深的刻在记忆里,是在外的游子,永远不会忘却的。

  吃月饼

  月饼,有团圆之意,早在明朝,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就提到“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与家人在团圆之夜,一起品尝可口的月饼,是在外漂泊一年的游子心灵最好的抚慰。月饼也是一种思念的寄托,中秋之时向亲人馈赠月饼,也是一种表达思念的方式。

  明清之前月饼一般都是家庭自制,到明清之后,逐渐出现了一些小作坊,专门制作月饼,随着文人们不断对月饼赋予更深刻的含义,月饼的形状也越来月圆,形状外观越来越考究,取吉祥、团圆之意,并且也出现了将一些富有寓意的图案印刻在月饼上的做法。

  月饼的品类也越来越多,由最初的糖面组合,逐渐增添门类,可谓万紫千红。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提到:“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品类众多了。

中秋节起源的传说3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3)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3篇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4)

——中班教案:中秋节3篇

中班教案:中秋节1

  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体验分享、团结祥和的欢乐。

  准备

  月饼,各种水果。

  过程

  1.环境创设。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月亮的传说故事。

  2.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4.请幼儿晚上与家人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5.谈话:“我家怎样过中秋”。把父母讲的故事或诗歌告诉大家。还可开展想象性谈话:“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游戏:“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幼儿自愿分组,商讨怎样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员等)。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其余幼儿当观众。互相轮换。

  建议

  1.此活动可结合自然领域的活动进行。如在节前节后安排观察月亮、绘制“月亮变化册”等。

  2.此活动为系列活动,分多次进行。小班可只进行前几个活动。各班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数学活动,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做月饼、水果等。

  3.有条件的幼儿园,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或是月光下举世闻名行“中秋月光联欢会”,教师配乐为幼儿讲月亮的传说,讲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尝月饼、水果,赏月,举办化装舞会(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中班教案:中秋节2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中秋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4.知道中秋节是八月十五号。

  活动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剖析: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小百科:中秋,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遗俗。

中班教案:中秋节3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小百科: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xx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xx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5)

——《中秋节》小班教案3篇

《中秋节》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风俗。

  2.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知道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通过给月亮设计衣服,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幅中秋节夜景图四张月亮逐渐变圆的图片蜡笔35张月亮图样的纸活动过程:

  一、出示中秋节夜景图,让幼儿观察。

  提问:图上有什么?你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晚上月亮特别圆、特别亮。我们*人有个习惯,中秋节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一家人一边看月亮,一边吃月饼,也可以玩花灯、放焰火,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快乐,所以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香又甜的月饼也被人们做成圆圆的,像月亮一样,“月饼”古代也被人们叫做“团圆饼”,中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水果丰收了,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三、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为月亮姑娘设计一套合适的衣裳吗?教师讲解要领。

  五、幼儿为月亮姑娘设计漂亮的衣服。(在已画好的月亮上,通过点、圆、线等形式进行装饰,并涂色)

  六、教师巡回指导。

《中秋节》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月饼,PPT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中秋节

  1、〈小小的船〉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

  月儿弯弯,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

  2、理解儿歌里的内容

  (1)儿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吗?(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出示图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时候能看见月亮,都看见过它吗?(夜晚,看见过)那月儿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变圆又是什么时候呢?

  二、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古时 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三、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中秋节》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知道中秋节是*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尝试在泥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准备:各色手工纸、各色橡皮泥、记号笔、剪刀、废纸框等。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你知道*特有的节日吗?

  春节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

  形状不同——

  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纹不同——

  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

  馅儿不同——

  豆沙、玫瑰、鲜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

  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橡皮泥制作

  剪剪画画……

  重点介绍:

  泥塑印花——在团好的泥团上用花片或模型轻轻压一下,取出花片、模型即可看到留下的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6)

——中秋节主题活动的教案3篇

中秋节主题活动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话品尝

  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为了使孩子们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活动前让孩子们自己和家长一起买月饼,带月饼到幼儿园,并请家长们配合晚上和幼儿在家一起观赏美丽的月光。

  小百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中秋节主题活动的教案2

  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理解、学习诗歌。

  2.感受诗歌的情境,尝试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供老师操作,图片内容有月亮(各种表情、可移动)、云朵、电视机、小朋友(可移动)、小床等。

  活动过程:

  1.倾听教师朗诵诗歌,引起兴趣。

  (1)欣赏教师操作教具、朗诵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根据幼儿的问题进行讨论。

  2.在图片的提示下,学念诗歌。

  (1)再次欣赏教师朗诵并轻声跟念。

  (2)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朗诵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中秋节主题活动的教案3

  活动一:月饼真正多

  主要涉及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

  [活动过程]

  1、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指导语: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2、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指导语:①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②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3、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指导语: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4、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活动二: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2、情景表演:《爷爷和我一起过中秋》。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指导语:听完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

  指导语: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再仔细地听一听。

  3、边看表演边听歌曲,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引导幼儿感受表演中爷爷对宝宝的关爱情感。)

  4、尝试用声音、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活动三:做月饼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7)

——中秋节小班教案3篇

中秋节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中秋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二、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三、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四、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1、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

  2、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3、老师小结。

  五、分享月饼。

  活动反思

  “认识中秋节”这堂课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听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过节该吃月饼了,代表家人的团圆。

中秋节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尝试在泥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准备:

  各色手工纸、各色橡皮泥、记号笔、剪刀、废纸框等。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你知道*特有的节日吗?

  春节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

  形状不同——

  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纹不同——

  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

  馅儿不同——

  豆沙、玫瑰、鲜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

  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橡皮泥制作

  剪剪画画……

  重点介绍:

  泥塑印花——在团好的泥团上用花片或模型轻轻压一下,取出花片、模型即可看到留下的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中秋节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小百科: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8)

——中秋节来历的教案3篇

中秋节来历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秋夜圆月图片、《中秋节的来历》动画视频、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

  材料准备:月饼

  活动过程:

  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出示各过中秋节习俗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人们一般会干什么呀?

  除了吃月饼、赏月,你还知道什么中秋节的习俗吗?

  教师请幼儿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

  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月饼,我们一起来分享品尝吧。

中秋节来历的教案2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挂图15号;

  2、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过程:

  1、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引导幼儿讲述、分享。

  2、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问:

  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阅读《小朋友的书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

  4、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故事。

  5、关于中秋习俗的交流与分享。

  活动结束: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人们一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9)

——中秋节的大班教案3篇

中秋节的大班教案1

  语言活动:静夜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

  3、喜欢学习古诗。

  活动准备:

  1、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2、刚过了中秋节,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

  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称叫什么?作者是谁?

  2.理解古诗

  (1)逐句欣赏

  一边看古诗,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

  教师解释句中“疑”、“举”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3)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4)看图片,想象诗中的意境,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

  (5)迁移经验,联想中秋节的含义。

  师:中秋节有什么意义?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古诗朗诵表演

  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

  建议:

  通过这节古诗欣赏活动,使幼儿对这古诗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这首古诗,建议如果配上ppt,效果会更好。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3篇(扩展10)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3篇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八月十五是*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

  2、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3、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难点:了解八月十五是*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活动准备:《爷爷为我打月饼》儿歌PPT课件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知道歌曲里都提到什么了?(引导幼儿回答:歌曲里有提到八月十五、月饼等)引出课题二、了解八月十五的来历。

  1、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到歌曲里提到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在那天吃吗?(八月十五)为什么呢?(因为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那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引导幼儿大胆回答)师小结: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所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2、你知道中秋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吗?(引导幼儿回答:中秋节是亲人相聚、团圆的日子)

  3、那我们小朋友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呢?(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出示过节图片,让幼儿了解师小结:我们全家团圆,吃月饼,并且还会在吃完饭后去五四广场放孔明灯。

  4、了解3个不中种族的"中秋习俗中秋节在*是全民性的重大节日,不但我们汉族过中秋,侗族、壮族、朝*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但风俗各异。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少数民族过中秋是什么样子的?(激起幼儿兴趣)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就会找到自己的心上人。

  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第一天是芦笙会,第二天对歌。小伙子都要化妆,向心上人表达情意。

  朝*:其实朝*和我们汉族差不多,但朝*喜欢群庆,他们全家老小,或亲朋好友,结群成队地带上美食、饮料、酒水、鼓乐器,到户外去活动。所以每到节假日,你在广场、公园、郊外等任何一个场所,都会看到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人群围成圈儿,载歌载舞,野餐聚会。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三、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过生日。

  甜月饼、红柿子、苹果香蕉紫葡萄。

  送给婆婆过生日,婆婆对着我们笑。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诗歌回家说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学反思: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秋夜圆月图片、《中秋节的来历》动画视频、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

  材料准备:月饼

  活动过程:

  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

  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

  ——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出示各过中秋节习俗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人们一般会干什么呀?

  ——除了吃月饼、赏月,你还知道什么中秋节的习俗吗?

  教师请幼儿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

  ——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月饼,我们一起来分享品尝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推荐访问:中秋节 起源 教案 《中秋节起源》教案3篇 《中秋节的起源》教案1 中秋节由来的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eeee40.com/jiaoansheji/6126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