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鸿鹄文档网!

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教案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6-11 10:06: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教案,供大家参考。

2022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教案

 

  1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

  一、 【教学理念】

 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本课通过呈现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步步侵略和犯下的罪行,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珍爱和平。通过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战史实揭示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日益觉醒,以及民族意识觉醒对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且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的第 1课。共分 3 个子目:局部抗战、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的侵华暴行。前两个子目大致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呈现中国抗日战争进程,以及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特点,第三个子目集中揭露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日军暴行涵盖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空间上遍布中国大地,时间上贯穿整个侵华战争期间。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通过初中教材的学习,已经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有一定的兴趣。因此,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本课的一些基本史实,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可以进行一定的历史探究活动。但他们还未完全具备科

  2 学的历史思维,历史分析能力相对缺乏。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历史方法探究这段历史,同时要区别于初中阶段的教学,避免简单重复。

 四、【教学目标】

 1. 从抗战发生的背景的相关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 通过文字、图片(地图)史料,知道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史实和概念,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和空间格局。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 学会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分析抗战必须民族团结的原因以及走向团结抗战的基本过程。(唯物史观)

 4. 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的史实中认识到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牢记历史、不忘国难;认识到中国人民在危亡之际的全民族团结一致是获得 14 年抗战伟大胜利的基石。(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本课课程标准和课本内容,将本课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六、【设计思路】

  3 本课的主要线索为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主要内容有日本帝国主义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因此,基于课程标准将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的屈辱——蓄谋已久,罪行滔天;第二部分:民族的团结——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民族的精神——团结爱国、勇往直前。第一第二部分都是教材内容的概述。第三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抗战精神,如何继续和发扬抗战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这是对本课内容的必要补充。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国庆大典 “致敬”方阵中的抗战老兵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并向学生提问:从纪念章颁发的对象来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得来的? 学生思考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在敌强我弱情况下主要是全民族的团结抗战,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等。

 :

 设计意图:运用抗战老兵及其勋章点明核心立意——面对日军侵华,中国人民必须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团结抗战,这是胜利的基石。

 教学环节一:民族的屈辱 —— 蓄谋已久,罪行滔天

 日本为什么会在20世纪30年代直接对中国本土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呢?来看两则史料。

 材料一:朕安抚尔等亿兆,终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之安。

  4 ——明治天皇《宸翰》(即天皇御笔信)1868 年(明治维新)

 材料二:我对华政策的主旨精神是确保远东地区的和平,实现日中共荣。至于其实行方法,鉴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特殊地位,应区别对待中国与满蒙地区,实施不同的政策。(7)满蒙地区,特别是东三省地区,是在国防与国民生存方面有重要利害关系的特殊地区,我们必须给予其特别的考虑。(8)如果,动乱蔓延至满蒙地区,并威胁到日本的特殊地位与权益,不管威胁来自何处,日本都必须斗争,伺机而动。

 ——《对华政策纲领》(1927 年日本“东方会议”)节录 【设问】:根据以上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 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图谋已久; 2. 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3. 中国的动荡、分裂、贫弱。

 从抗战发生的背景的相关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学生自主课外收集抗战史料,包括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结合日本侵略中国的地图进行讲解日本侵华暴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史料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素养。通过日军侵华暴行的史料可以让他们牢记历史、不忘国难。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珍爱和平。

 教学环节二:民族的团结 —— 万众一 心,共赴国难

  5 设问 1 1 :面对日本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中国人民是如何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的?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第 133—134 页第一框“局部抗战”完成表格,并讲述杨靖宇抗战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概括教材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日本侵华活动不断深入,中国人民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通过杨靖宇抗日故事,宣扬爱国精神,突出家国情怀,正是中国人民这种视死如归的抗战精神,引领我们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设问:阅读教材梳理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并指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在日军步步紧逼、中日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抗战,才可能胜利。从而达成目标:分析抗战必须民族团结的原因,认识到中国人民在危亡之际的全民族团结一致是获得 14 年抗战伟大胜利的基石。通过梳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理解走向团结抗战的基本过程。

 日本局部侵华 中国局部抗战 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

 东北人民:

 中国共产党:

 一二八事变 一二九学生运动 华北事变 中国共产党:

 爱国学生:

 国民党内部分化:蒋介石 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

  6 教学环节三:民族的精神 —— 团结爱国、勇往直前

 设问 1 1 :展示习主席讲话材料,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总结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材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 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习近平(2015 年 9 月 3 日)

 教师总结: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设问 2 2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落实抗战精神? 生一:面对困难不能退宿,要迎难而上。

 生二:我们要珍希现在的幸福生活,和平来之不易,要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三: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在现实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坚定目标,勇往直前。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抗战精神进行总结,理解抗战的精神内涵,从而更好的发扬抗战精神,培养爱国,自强,勇敢,团结的现代公民,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九、【板书设计】

  7 一、民族的屈辱——蓄谋已久,罪行滔天 二、民族的团结——万众一心,共赴国难 三、民族的精神——团结爱国、勇往直前

 十、【教学反思】

 1、学情把握准确,对教材取舍到位,重难点突出,对于教材内容的整理,主要交给学生自己概括总结,课外自己搜集史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注重立德树人,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挖掘什么是抗战精神,如何继续和发扬抗战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新课改教学,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课时精选符合教学目标的史料,提问的问题能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的讨论,尽量课堂上多让学生参与,并且布置一下课外活动,让学生领悟什么是抗战精神,写一篇心得体会等。

  8

推荐访问:《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 教案 抗战 中统 年高

本文来源:https://www.eeee40.com/jiaoansheji/142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