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鸿鹄文档网!

《工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6-12 19:54:5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供大家参考。

《工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工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代码:1061139028 课程名称(中/英文):工业生态学/

 Industrial E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开课学期:6 学

 分:2 总 学 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适用对象:本科 先修课程:专业导论、工业微生物 开课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 二、课程简介

 《工业生态学》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工业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及工业应用生态学。

 三、

 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指标点 4.1 掌握资源循环与综合利用原理、工业微生物、工艺设计、分析测试技术等专业基本知识 指标点 8.1 熟悉资源循环与综合利用行业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正确理解其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能够将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应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2)理解生态工程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课程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目标 1:掌握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工业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1. 授课 2. 启发式教学

 究方法及实际应用,能够将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应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规律。种群动态和种间关系。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污染物的群落与生态系统效应。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恶臭等环境治理对象的生物和生态防治方法与对策。全球变化的内容及减缓途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和讨论 目标 2:理解生态工程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对于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恶臭等环境对象在治理时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1. 授课 2. 启发式教学 3. 案例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内容

 章 绪论 1.教学要求: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熟悉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保护环境意识。

 2.内容: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定义、形成和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教学难点:环境生态学研究方法。

 章 生物与环境 1.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协同进化等概念和环境的生态作用规律;悉盖雅假说,光照、温度、水分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2.内容:环境和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和生态因子的作用及其生物适应性。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教学难点:生态因子作用的分析。

 章 生物种群 1.教学要求:掌握种群基本概念,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种群调节;熟悉 r-选择和 K-选择理论的特征; 2.内容: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种群动态与种间关系,包括:生命表的构建和分析方法;种群增长基本模型和生物学意义;自然种群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对策及其实践意义;生态位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种群动态和种间关系。教学难点:种群增长基本模型和生物学意义。

 章 生物群落 1.教学要求:掌握生物群落基本概念,了解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2.内容:群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包括: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群落的时间、空间结构与影响因素;岛屿理论及其与

 自然保护的关系;群落演替的类型与基本过程。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教学难点:应用群落生态学原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章 生态系统 1.教学要求:掌握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特点;熟悉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类型。

 2.内容: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和结构、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生态平衡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解者及其作用;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金字塔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教学难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机制。

 章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教学要求:掌握生态系统功能的内容;熟悉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特征。

 2.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生态效率;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能量动态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分 解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水循环;碳、氮、磷和硫循环;有毒有害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包括:生物信息及信息流的基本概念;信息的度量和信息处理模型;信息化的生态系统。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信息流。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动态分析。

 第七章 生物圈生态系统及自然资源的保护 1.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圈生态系统类型;熟悉个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功能恶化原因及恢复和保护对策。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城市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内容:陆地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类型、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森林、草原、荒漠、苔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特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淡水、海洋生态系统。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各生态系统的特点,生态系统功能恶化原因及恢复和保护对策。教学难点: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城市化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八章 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1.教学要求:掌握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熟悉污染物的群落和生态系统效应,污染物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2.内容: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污染物的群落与生态系统效应;污染物生态效应研究方法;生物监测,包括:监测生物及指标的选择,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污染物的群落与生态系统效应。教学难点:污染物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第九章 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 1.教学要求: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及防治对策;熟悉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恶臭等环境治理对象的生物和生态防治方法与对策;了解环境生态工程及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

 2.内容: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工程;污染环境的生物修 复。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环境污染的概念及防治对策;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恶臭等环境治理对象的生物和生态防治方法与对策。教学难点:环境生态工程及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

 第十章 应用环境生态学 1.教学要求:掌握全球变化的内容及减缓途径;熟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了解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2.内容:全球变化的内容及减缓途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方法;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和方法;生态规划的原则和方法;生态示范区的建设。

 3.教学方法:幻灯片和板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4.教学:全球变化的内容及减缓途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教学难点: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五、 教学安排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对应课程 教学目标 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 1 绪论 2 1 4.1 2 生物与环境 2 1 4.1 3 生物种群 4 1 4.1 4 生物群落 4 1 4.1 5 生态系统及其基本功能 4 1 4.1 6 生物圈生态系统及自然资源的保护 4 1 4.1 7 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4 1 4.1 8 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 4 1、2 4.1、8.1 9 应用环境生态学 4 1、2 4.1、8.1 合计 32 六、课程考核与评分标准

 1.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占 40%,结果性评价(期末考核成绩)占 60%。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研讨(20%)、作业(20%),结果性评价采用期末随堂开源性综合设计作业考核,按照完成情况评定为 A、B、C、D、E 等级,折算 60%计入总成绩。总成绩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2.课程教学目标的考核 序号 课程教学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 1 目标 1:掌握工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其一般规律。种群增长、群落演替、课堂研讨、作业、期末考核

 能够将生态学理论及方法应用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功能恶化原因及恢复和保护对策。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环境污染防治的生态对策。

 2 目标 2:理解生态工程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土壤、恶臭等环境对象在治理时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课堂研讨、作业、期末考核 3.成绩评定标准 课堂 研讨 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A B C D E 课堂研讨 预习准备非常充分;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概念正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预习准备较为充分;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概念正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预习准备基本充分;能够主动参加课堂讨论,回答合理 预习准备不充分;能够参加课堂讨论积,回答合理 预习准备不充分;不参加课堂讨论 作业评分标准 作业严格杜绝相互抄袭及资料原样抄袭,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参考一些文献进行回答。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考核内容 A B C D E 作业完成进度 提前完成 按时完成 延时完成 延时完成 没有完成 完成情况 完成 完成 基本完成 有抄袭现象

 内容完成情况 80%以上的概念清晰,逻辑思路非常清晰,内容完整 60%以上的概念清晰,思路清晰,内容完整 40%以上的概念清晰,思路清晰,内容不够完整 40%以下的概念清晰,思路一般,内容不够完整

 期末考核 评分标准 期末考核为随堂开源性综合设计作业,考核内容覆盖已学章节。考核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

 求。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考核内容 A B C D E 基本概念掌握程度 80%以上的概念清晰 60%以上的概念清晰 40%以上的概念清晰 40%以下的概念清晰 概念不清晰 知识综合运用程度 80%以上的知识综合运用 60%以上的知识综合运用 40%以上的知识综合运用 40%以下的知识综合运用 不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计算的规范和准确性 内容完整充实,设计计算规范,结果完全正确 内容完整,设计计算规范,结果基本正确 内容完整,设计计算规范,结果大部分正确、 内容不完整,设计计算不规范,结果有明显错误 内容不完整,设计计算存在严重错误或报告抄袭迹象明显 七、教材、参考书目、重要文献以及课程网络资源

 建议教材:

 (1)胡荣桂,刘康主编,《环境生态学》,华中科技大学,2018 年出版(全 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统编教材)。

 参考书:

 (1)谢作明主编,《环境生态学》,地质大学,2015 年出版 (2)卢升高,吕军主编,《环境生态学》,浙江大学,2010 年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3)朱端卫等,《环境生态工程》,化学工业,2017。

 (4)曲向荣主编,《环境生态学》,清华大学,2012 年出版(高等学校环境类教材)。

 八 、执行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注意精讲多练。

 2、应选择适当时间为学生提供讨论与答疑。

 3、教学内容的顺序及其安排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情况作适当安排。

推荐访问:生态学 教学大纲 本科 《工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工业生态学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eeee40.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207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