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鸿鹄文档网!

论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改革,优秀专业论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6-12 12:24:2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改革,优秀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改革,优秀专业论文

 

 论中职院校二级管理的改革

  摘要: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又体现在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方面。对中职院校而言,教学的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院校的管理模式又制约着教学的质量。成功的管理模式是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所以,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中职院校应重视加强学校管理,提升学校管理质量。目前,不少中职院校正在积极地推进二级管理,这对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推行二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对二级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了解,许多中职院校因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拟就目前中职院校二级管理的现状、重要性进行剖析,探讨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改革的模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 二级管理

  现状思考

 改革方向

  一、二级管理模式的概念

 二级管理模式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中开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对中职院校而言,所谓二级管理模式,即中职院校在整个院校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细分至各系、部,赋予系、部一定的职责权利,如人权、物权、管理权、财权、自主权,将原有管理模式变成一个以系、部为单位、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各个系、部在遵循整个学校(学院)的总体制度和总体目标下,能够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利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拥有一定权利但又不脱离学校(学院)的办学实体。

 在二级管理模式下,中职院校实施管理的主体和基础依然是整个学校(学院),但学校又将管理权重心分到各个系、部,对每个系、部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像这种将管理权限逐级分解到学校的各个系、部单位,即从学校整体分解到各个系、部单位,再经由各个系、部管理学生、下属职员和教师的管理方式即二级管理。

 二、我国中职院校二级管理的现状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和发展,许多中职院校开始实施二级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和调查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中职院校在实施二级

 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方式、方法非常落后,出现了诸多问题,甚至出现部分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的作用完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不利于整个学校(学院)的管理。这些管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系、部越权,各系部之间、系部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系部内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二级管理执行力不够等等。

 1. 各系、部之间,系、部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

 二级管理模式将学校(学院)行政管理和系、部管理相对分离,系、部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利。在一个中职院校里,在系主任制度下,不少系主任忙着策划发展本系、部,由于竞争的原因,就出现各系、部之间 “各自为营”的管理状况。因为各系、部领导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系、部活动安排出现冲突、资源浪费、各种误会等现象。不仅如此,一些中职院校的系、部为了省事,与上级之间缺乏沟通,在进行系、部决策活动的时候,不向上面的管理层进行报告,脱离或漠视上一级管理主体的存在。

 2. 越级行使权利

 纵观我国的实际情况,许多中职院校没有明确系、部的权利与职责,也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二级管理运行制度。所以,不少学校的系、部出现越级行使权利的情况,如没有经过上级的批准,暗中把学生送去系、部私自联系的单位见习,并从中收取回扣。

 3. 系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在调查的过程中,还不难发现,不少系、部虽然有各自的成员分工,但由于二级管理模式运行制度的不完善,在具体落实工作时,推萎现象普遍,督察力度不够。一件工作常常被分解为几个系、部去做,几十人同时管理一项工作,内设过多领导成员,机构庸肿,校内老师不少,但全职上课的并不多。有些院校里,几乎每个教师都在各部门、系、部兼职其他工作或负责人,从而造成中职院校师资力量不够的假象。这就是因为系、部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所造成的。

 4 4 .二级管理模式运行条件尚不成熟

 二级管理作为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不断吸引着众多管理者去尝试、去实践。为了尝试新的管理模式,一些中职院校领导在未对本院校进行二级管理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的情况下,就匆匆在本院校推行二级管理。二级管理是必须在中职院校具有一定规模的前提下才可以推行,否则,反而会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和管

 理权力的分散,出现管理意志落实不到位,即所谓的“劳民伤财”的情形。

 三、中职院校切实推进二级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1 1 .顺应中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没有停止,各行各业都亟需各种技术型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使命的中职院的数量在与日剧增,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原有的由整个学校实施的一级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二级管理模式的出现无疑成为充分调动学校各种资源、积极发挥办学优势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学院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有效方法。实施二级管理模式,将系、部逐渐培养成二级管理模式的主体,在可行的职责范围内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能激发系、部的极大潜能,对推进各个系、部的学科建设,对提高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对调动各系、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而这些,对培养技术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实施二级管理模式是顺应新时代中职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2 2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宗旨的中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学校(学院)发展的管理模式。居丽英曾说过:

 “二级管理模式是各中职院校适应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它改变了以往以学校为主体事无巨细、统抓统管的管理模式。”1 “实施二级管理是我国中职院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大规模扩招、多校合并办学等带来的新问题,使中职院校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改革举措。”1 实施二级管理模式之后,管理重心下移,这对改善中职院校管理,提高中职院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二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明确学校和系、部的各项职责分配。

 如果在某一个工作环节上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就会导致职责不明,工作无法完成。实施二级管理模式之后,学校和各系、部的管理职责得以明确,各系、部的管理权限实现合理划分。具体到什么工作由谁负责,负责到什么程度都将非常清晰,这无疑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对学校的发展大有裨益。

 1

 居丽英.

  <<中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系部管理及改革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5-9页

 (

 (2)实施二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完善学校各项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

 为了让二级管理的模式能够顺利推进,并逐步形成整个学校(学院)良好的管理局面,需要一套健全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作保障。一套健全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是保证二级管理模式正常进行的基础。所以,推动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学校各项工作机制与规章制度。

 (3)实施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有利于系、部的发展。

 在二级管理模式下,系部将享有一定的权利,如人权、物权、管理权、财权和自主权等,有利于发挥各自的职能。系、部在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材、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将起到主体作用。同时,系、部在引进师资方面也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利,如自主招聘教师,只需呈报学校批准。各系、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与资源优势和企业、工厂进行强强联合,调动师生积极性,促进系、部发展。另外,这种模式下,系、部之间形成了竞争的局面,这也会使得各系、部不断加强本部工作,实现更大发展。

 四、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模式的改革方向

 1. 管理的观念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观念是行动的基础,改革的前提。中职院校的系、部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能再停留在原有的一级管理模式上,即只知道听命于学校的指示,终日忙于应付各项日常事务性工作,忽略系、部的发展。各个系、部的管理人员必须摒除过去的旧观念,充分认识到积极实施二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使管理的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在管理的实践中做到自觉,主动。学会用深层次的眼光去考虑系、部的规划、设计和发展等问题,拥有长远的目光,将系、部管理得更好。例如,主动、自主地开展一些适合本系、部的活动等等。只有先改变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为推动二级管理的改革扫清障碍,奠定思想基础与认识基础。

 2. 细分各级管理的职责与权利

 明确各项职责与权利是改革的重要要素。系、部的领导者是二级管理的主体,是系、部发展的主要指挥人,享有相对独立的人权、物权、管理权、财权、自主权和管理权等。作为中职院校总的管理者---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系、部的权利行使范围,避免越权现象的出现。而对于系、部来说,一切权利的

 行使都必须以学校为核心,与上级的管理方向保持一致,不脱离学校的总体管理目标。二级管理的主体,即系、部的领导者应清楚认识到哪些是职责,哪些是可行使的权利。

 在明确自己大体职责的前提下,系、部作为中职院校管理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二级管理模式的具体执行者,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系、部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课堂上的教学管理职责、员工中的教师管理职责和对学生的管理职责。具体到各系、部里,也必须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更好地推动二级管理的实现。只有明确了职责,才能很好地发展系部,扩充系、部生源,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避免员工的互相推诿。

 3. 必需建立行之有效的二级管理模式运行制度

 一些中职院校的二级管理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还未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二级管理模式运行制度。随着中职院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系、部所承担的职能和拥有的权利越来越多,倘若权利和责任没有明确清楚,缺乏一整套管理的运行制度,就会导致二级管理不力的现象。

 建立行之有效的二级管理模式运行制度,可以把系、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障系、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例如,赋予系、部自主招生的权利,由系、部招生,以专业特色吸引学生。系、部越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本部就越有吸引力,就越能形成学校的专业品牌和专业特色。这种做法如果得以制度化,无疑会很大地促动系、部的发展,极大地调动每个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建立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制度,要求各系、部之间发扬“分工不分家”的精神。同时,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疏通好与上级的关系、与其他系、部的关系,互相交流管理经验心得,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运行制度,是实施二级管理改革极为重要的一步。

 4. 实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1 1 )合并教学场地

 在我国中职院校中,一校多区现象非常普遍。随着中职院校生源的不断增加,这种现象还会加剧,甚至导致一个校区,一个系、部有上百号管理者。二级管理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管理人员的要求相当高。在这些上百号的管理人员中,有许多并不是专业人士,无法成为高效的管理力量。因此,校区过多的

 中职院校,应进行场地优化,合并校区,缩减中间的管理层,提高管理的效率。

 (2 2 )优化管理队伍

 据调查,我国许多中职院校二级管理者并不是专职的管理者,他们大都肩负教学的任务,管理方面并不“专”。这些兼职的管理者,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管理学习,一方面还要上课,管理的能力与精力均非常有限。对管理队伍进行优化,也是中职院校二级管理改革重要的一步。管理者不需要很多,而需要精、良、专。作为一个二级管理模式的实施者,必须足够专业,因为其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系、部今后的发展。只有一个对系、部管理抱有热情、对管理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对管理业务具有专业水平的管理团队,才能成为高效的管理力量。

 五、结语

 二级管理管理模式是改善目前一级管理模式问题的一剂良药,2 是提高中职院校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二级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默守传统的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完善系、部乃至整个学校的管理制度,才是改革的方向、正确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居丽英. <<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系部管理及改革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5-9 页 [2]蒋达英.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级管理方式>>[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29-30 页 [3]侯建军.<<二级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系部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M]文教资料.2010(8)227-228 页

  2 蒋达英.

  <<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级管理方式> >[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29-30页

推荐访问:优秀专业论文 中职 院校 改革

本文来源:https://www.eeee40.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1878.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