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鸿鹄文档网!

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完整版】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3-11 17:42:03

2023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组比赛、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截至3月6日18:00,在北京2023年冬残奥会上,*代表团已获得6金4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完整版】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组比赛、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截至3月6日18:00,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代表团已获得6金4银6铜,暂列奖牌榜第一!“点赞速度赶不上残奥运动员拿奖速度!”网友纷纷花式“凡尔赛”。残奥运动员在比赛中收获健康与自信,正和健全人一起,共同融入“3亿人参与的冰雪运动”。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也留下不少江苏身影。

  3月4日晚8时,在万众瞩目的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护旗方阵缓缓走出,宿迁籍残疾运动员荣静以护旗手身份亮相,她说:“伴随*走入场内,我的内心无比澎湃,深感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无锡残疾运动员姚娟担任冬残奥会会旗执旗手,她灿烂自信的笑容令全国观众印象深刻。姚娟四岁时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下肢残疾,但她没有因此丧失追求理想的勇气,凭借着努力,在赛场上一路夺冠。六次参加残奥会,获得五枚金牌;是三大项(铅球、铁饼、标枪)世界纪录保持者;残奥会田径项目的大满贯获得者……

  开幕式上,还有同样来自无锡的残疾运动员唐雪梅,她担任火炬手。1994年出生的唐雪梅曾在东京残奥会获得坐式女排亚军,赛后她获评2021年东京残奥会组委会授予的“女子坐式排球项目最佳主攻手”称号。

  除了运动员,还有手语老师、残疾人作家等。南京特殊师范学院14级毕业生荆小笛担任开幕式手语老师,她用手语努力搭建残健融合的桥梁,她的手成为听障演员的“耳朵”。“总有一束光因你精彩,我们一起携手奔向未来。”南京女孩王忆作词的《残健共融 拥抱未来》获冬残奥残健融合原创歌曲奖。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日常生活中多了不少残疾人身影,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15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21年的23.9%。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运动快乐。江苏残疾人也有了更多感受冰雪运动乐趣的机会。

  为让残疾人锻炼体魄,从去年11月至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残联已举办8场残疾人运动会,吸引了约200名残疾运动员参加。“能在家门口体验冰雪运动并获得名次,很有成就感!比赛不仅锻炼了体魄,愉悦了身心,也让我更加有信心融入社会。”参加完定点投篮比赛总决赛的残疾运动员说。

  坐着轮椅的肢体残疾人施利华深吸一口气,看着前方地面上的冰壶,坚定地掷出……3月3日下午,江苏省海门市残联举办旱地轮椅冰壶比赛,21名肢体残疾人坐着轮椅参赛。2月27日至3月1日,江苏省镇江市残联举办听障人士旱地冰壶赛。在旱地冰壶的规则讲解、赛事模拟、大众体验等环节中,近50名听障人士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通过一场又一场活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2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6公里坐姿比赛结束后,摘得银牌的*运动员单怡霖高举金色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庆祝。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李峥苨/摄

  本报崇礼3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捷报频传,在今天举行的残奥冬季两项短距离比赛中,24岁的刘子旭和17岁的*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郭雨洁分别摘得男子6公里坐姿和女子6公里站姿金牌,实现了*残奥雪上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赛前,我想争取个好成绩,没想到最终能拿金牌。”快到终点处的一个趔趄让现场观众为处于领先位置的刘子旭捏了把汗,但他迅速调整身体,收获了*代表团在本届赛会的首枚金牌。由于*残疾人雪上项目起步较晚,这枚金牌也成为*残疾人选手获得的冬残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和首枚个人项目金牌。

  “很激动,也很冷。”今天在比赛中创造了历史的刘子旭坐在雪车上直打哆嗦,他回想起5年前从射箭转项到越野滑雪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正是刺骨的寒意,“那会儿在黑龙江训练,冷到穿大棉袄都不行,冻得手疼脚疼。”但相比于瞄准靶心的专注,他更喜欢越野滑雪和射击交替时动静转换带来的挑战性,“无论滑行还是射击都不简单”。

  2008年,一场车祸让刘子旭遭遇单侧下肢截肢,他一度陷入无助与绝望。2013年,16岁的刘子旭被陕西省残联射箭队选中,“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让我重燃斗志,也是我运动生涯的开始。”4年后,得知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选拔运动员,向往更大赛场的他决定转项,并且顺利通过筛选,于2017年底加入集训队。

  射箭的底子很快起了作用,刘子旭在冬季两项的射击部分展现出过硬实力,成为该项目极具竞争力的选手。他在去年残疾人北欧滑雪欧洲杯大赛中夺得的金牌也成为*队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世界大赛金牌。而在今天的比赛中,正是弹无虚发的精彩表现,再次把他写入项目历史,“这一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正是种种挫折和磨炼造就了现在的我,我坚信生活不会辜负坚持努力的人。”

  刘子旭夺冠1个多小时后,郭雨洁在同一场地夺得*队在冬残奥史上的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对此,她同样“出乎意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未能出国比赛,这让她在赛前不免忐忑,“相当于黑灯瞎火,自己埋头苦练,难免觉得可能比不过别人”。但当比赛正式开始后,她突然发现,“我们和国外选手有得拼,我们也不错。”

  2004年,郭雨洁出生在张家口市尚义县南壕堑镇一个普通家庭,在运动方面颇具天赋,曾被河北省体操和游泳项目集训队选中,但父母觉得女儿年纪尚小,也怕耽误学业,没让她离家。直到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残疾人冰雪项目迎来发展契机,郭雨洁才参加了国家滑雪队在张家口进行的选拔并成功入选。郭雨洁表示,外教和中方教练的紧密配合,打蜡师等专业人员的助力,器材的不断升级,都给了她们角逐冬残奥会赛场的信心。

  在今天的残奥冬季两项及残奥高山滑雪比赛中,除两枚金牌外,*代表团还收获了3枚银牌和3枚铜牌,暂列奖牌榜第一位。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阅读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1)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150篇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首枚金牌预计在3月5日开赛的残奥高山滑雪速降比赛中产生。目前,*残奥高山滑雪队也已做足准备,期待在家门口举行的冬残奥会上取得全面突破。

  *残奥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近期介绍了队伍的备战情况,他说:“与外国残奥高山滑雪运动队相比,2016年组建的*队还很年轻。*昌冬残奥会时,*仅有一名运动员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比赛,但随着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投身高山滑雪项目,北京冬残奥会上参与高山滑雪角逐的*健儿达到历史性的22人。无论参赛人数还是整体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残奥高山滑雪是冬残奥会的基础大项,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设有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超级全能、滑降5个项目比赛,每个项目又分站姿、坐姿、视力障碍三个组别,共将产生30枚金牌。运动员滑行时速能超过100公里每小时,比赛竞技性和观赏性都很强。不过,在风雪中快速滑下高坡对运动员的滑行技巧、心理素质的考验也非常大,而这也是展现他们克服恐惧、战胜自我的拼搏过程。“在速降比赛中,运动员几乎处于身体失控状态。我们很多队员是以跨界跨项选材方式选拔入队,最先要克服的就是心理的恐惧,这既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残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王响*说,“多轮筛选过后,*残奥高山滑雪队绝大多数队员都入选了北京冬残奥会参赛名单,大家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很大提升。对他们来说,能够站上家门口的冬残奥舞台,就已经拿到人生的金牌,取得了成功。每一名队员都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我们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2

  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一天时间,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检测站门前新增了无障碍通道,赛道结束区的雪地上搭起了木板路,运动员休息室旁边设置了轮椅假肢存放室……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残奥会场馆转换工作已接近尾声。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介绍,场馆*设置了永久、临时无障碍坡道11个,无障碍电梯23部,无障碍卫生间33个,赛事期间他们还将为坐姿运动员提供专用设施。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刘杰说,“我们有信心在赛事期间为各国(地区)残奥健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细心的服务。”

  在群山环绕的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供暖维保工作人员张荣彬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调试供暖机房,检修供暖管道。“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我们还不能放松,现在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做准备。”张荣彬告诉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他所在的供暖维保团队全力保障了20万*方米涉奥区域的供、采暖设备稳定运行。冬残奥会上,他们会继续坚守岗位,以同样的高标准完成工作,为赛区人员送去温暖。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3

  在天坛公园圜丘进行城市火种火炬传递的第一棒是来自厦门的侯斌,他曾蝉联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也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主火炬手。

  昨日,记者电话连线侯斌,他告诉记者,自从2008年传递火炬起,他的心就一直在传递着圣火。为了昨天这神圣的一刻,他在酒店做足了准备工作,小到帽子手套如何戴等细节,大到活动现场的地图下载,并在地图上将路线考察了一遍。

  不过,到了火炬传递现场,还是有“意外”情况。侯斌说,现场的地面非常光滑,运动鞋踩在上面都打滑,原计划慢跑一圈的`他最后选择了缓缓步行,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结束后他深情地亲吻了手上的火炬,“这件事真的特别有意义,拿着这个沉甸甸的火炬,我觉得它燃烧的是胜利的火焰。”侯斌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他也希望大家能关注和热爱冬残奥会,让更多人借此了解残疾人运动员。

  侯斌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但已定居厦门多年,对厦门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为2022北京冬残奥会拍摄《冬奥值日生》宣传视频时,他特地建议将拍摄点改为厦门,与奋斗在体育路上的厦门小运动员们一同出镜。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4

  位于张家口赛区的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将承办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比赛,针对两项赛事中的视障组运动员,场馆准备了盲文阅读材料和可触摸式盲文地图,为视障人士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残奥整合经理刘里里说:“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群中的视力障碍人士使用需求,我们准备的材料包含中英文和盲文的对照版,呈现形式包括海报版和手册版。”

  完善的设施和贴心的服务让运动员赞不绝口。“延庆的高山滑雪中心条件非常棒,冬奥村的设施也很好。我已经期待着在这里比赛了!”来自挪威的残疾人高山滑雪运动员彼得森在“雪飞燕”训练后对记者说,“我有信心在北京滑得更快!”

  北京冬残奥会*代表团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说:“队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在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近年来*残疾人高山滑雪队伍迎来跨越式发展,从*昌冬残奥会只有一人参赛到这次创历史的22人,我们将努力追求更大突破,充分展现*运动员的精神风貌与赛场风采。”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2)

——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3篇

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伴随着8月24日晚*残奥健儿周佳敏和王浩高举*入场,*残奥健儿的东京奥运之行便揭开了序幕。今年的东京残奥会我国共派出251名运动健儿参赛,是我国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中,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残奥会不仅仅是运动竞技的赛场,更是彰显自强底色的精神象征。在这个赛场上,我们往往能看到不凡的感动、不屈的拼搏、向阳而生的绽放……在象征着“*等、参与、共享”残奥精神奥运火焰的映照下,*残奥健儿将保持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姿态以自强之名做赛场上的“追光者”。

  以自强之名,追逐“使命之光”。自强的光芒来源于“使命在肩、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流淌在奥运赛场上最朴素的情感。所有奥运健儿们的赛场表现是“小我”与“大我”紧密相连的生动诠释。他们的风采展示承载了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期望,每一个“小我”的"夺金瞬间都让整个中华大地为之沸腾与欢畅。而祖国同时也是奥运健儿们永远坚强的后盾。*倡导全民健身计划,也不断推动残疾人运动健康事业的发展。岁月更迭,今日之*体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残奥健儿身在如此强大的祖国,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正如残联*张海迪提到的,“*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残疾人创造了参与的机会。残疾人参加体育训练的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先进”。炽热的爱国心凝聚而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定会汇聚起磅礴之力,激励着残奥健儿们拼搏到底。我们期待残奥会上运动健儿们的优秀表现,向世界展示“*力量”,让同胞看到奋斗光芒中闪烁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以自强之名,追逐“拼搏之光”。自强的光芒彰显了“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最是拼搏见精神,最是奋斗叫青春。热烈盈眶的“辉煌时刻”难以忘记,更令人动容的是奥运健儿们留下的不畏艰难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格,正如*女排教练郎*所说的“人生不是一定要赢,而是努力要赢!”东京残奥会的第一天,残奥健儿们就将“努力”发挥到了极致,在赛场上与对手斗智斗勇、分秒必争,充分展现了*运动健儿的激情和拼劲。身体的缺陷并没有击垮这群斗士们,他们把自强不息注入身体和灵魂中,在训练中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在克服困难中流下的汗水和付出的心血便是他们追光的印证。如第五次参加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张岩已经54岁,21年来他坚持训练,在不懈拼搏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残奥会的精神魅力就在于激励残疾人运动员在挫折困难面前承担风雨,始终以奋斗拼搏的姿态。我们期待*残奥健儿们在英勇拼搏中绽放人生的光彩和荣耀。

  以自强之名,追逐“传承之光”。拼搏的光芒照耀了“砥砺前行,力担重任”的未来传承之路。人生奋斗过,生命才会烙下坚实的脚印。在过去的东京奥运场上书写了太多的“拼搏”故事,奥运健儿凭借拼搏精神直接创造了赛场的“辉煌”战绩,同时也为奔涌向前的“后浪”照亮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残奥会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仍需要在历史演进中传承和发扬。据了解,今年是我国第十次派团参加夏季残奥会,总人数437人,其中运动员251人,年龄的56岁,最小的16岁。老一辈残奥运动员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在青年一代残奥运动员上得以延续,而参赛的青年残奥运动员,也为*残疾青年作出了良好的榜样示范。历史的传承就是要让*残障群体明确,生理上的缺陷永远不不应成为追逐梦想的障碍。“征程正未有穷期,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要在残奥健儿们身上感受“传承之光”,延续自强精神,汲取奋进之力,书写人生辉煌。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3)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 (菁选2篇)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组比赛、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截至3月6日18:00,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代表团已获得6金4银6铜,暂列奖牌榜第一!“点赞速度赶不上残奥运动员拿奖速度!”网友纷纷花式“凡尔赛”。残奥运动员在比赛中收获健康与自信,正和健全人一起,共同融入“3亿人参与的冰雪运动”。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上也留下不少江苏身影。

  3月4日晚8时,在万众瞩目的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护旗方阵缓缓走出,宿迁籍残疾运动员荣静以护旗手身份亮相,她说:“伴随*走入场内,我的内心无比澎湃,深感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无锡残疾运动员姚娟担任冬残奥会会旗执旗手,她灿烂自信的笑容令全国观众印象深刻。姚娟四岁时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左下肢残疾,但她没有因此丧失追求理想的勇气,凭借着努力,在赛场上一路夺冠。六次参加残奥会,获得五枚金牌;是三大项(铅球、铁饼、标枪)世界纪录保持者;残奥会田径项目的大满贯获得者……

  开幕式上,还有同样来自无锡的残疾运动员唐雪梅,她担任火炬手。1994年出生的唐雪梅曾在东京残奥会获得坐式女排亚军,赛后她获评2021年东京残奥会组委会授予的“女子坐式排球项目最佳主攻手”称号。

  除了运动员,还有手语老师、残疾人作家等。南京特殊师范学院14级毕业生荆小笛担任开幕式手语老师,她用手语努力搭建残健融合的桥梁,她的手成为听障演员的“耳朵”。“总有一束光因你精彩,我们一起携手奔向未来。”南京女孩王忆作词的《残健共融 拥抱未来》获冬残奥残健融合原创歌曲奖。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日常生活中多了不少残疾人身影,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15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21年的23.9%。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运动快乐。江苏残疾人也有了更多感受冰雪运动乐趣的机会。

  为让残疾人锻炼体魄,从去年11月至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残联已举办8场残疾人运动会,吸引了约200名残疾运动员参加。“能在家门口体验冰雪运动并获得名次,很有成就感!比赛不仅锻炼了体魄,愉悦了身心,也让我更加有信心融入社会。”参加完定点投篮比赛总决赛的残疾运动员说。

  坐着轮椅的肢体残疾人施利华深吸一口气,看着前方地面上的冰壶,坚定地掷出……3月3日下午,江苏省海门市残联举办旱地轮椅冰壶比赛,21名肢体残疾人坐着轮椅参赛。2月27日至3月1日,江苏省镇江市残联举办听障人士旱地冰壶赛。在旱地冰壶的规则讲解、赛事模拟、大众体验等环节中,近50名听障人士感受冰雪运动的乐趣。通过一场又一场活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2

  3月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女子6公里坐姿比赛结束后,摘得银牌的*运动员单怡霖高举金色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庆祝。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 李峥苨/摄

  本报崇礼3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北京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捷报频传,在今天举行的残奥冬季两项短距离比赛中,24岁的刘子旭和17岁的*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郭雨洁分别摘得男子6公里坐姿和女子6公里站姿金牌,实现了*残奥雪上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赛前,我想争取个好成绩,没想到最终能拿金牌。”快到终点处的一个趔趄让现场观众为处于领先位置的刘子旭捏了把汗,但他迅速调整身体,收获了*代表团在本届赛会的首枚金牌。由于*残疾人雪上项目起步较晚,这枚金牌也成为*残疾人选手获得的冬残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和首枚个人项目金牌。

  “很激动,也很冷。”今天在比赛中创造了历史的刘子旭坐在雪车上直打哆嗦,他回想起5年前从射箭转项到越野滑雪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正是刺骨的寒意,“那会儿在黑龙江训练,冷到穿大棉袄都不行,冻得手疼脚疼。”但相比于瞄准靶心的专注,他更喜欢越野滑雪和射击交替时动静转换带来的挑战性,“无论滑行还是射击都不简单”。

  2008年,一场车祸让刘子旭遭遇单侧下肢截肢,他一度陷入无助与绝望。2013年,16岁的刘子旭被陕西省残联射箭队选中,“这次机会来之不易,让我重燃斗志,也是我运动生涯的开始。”4年后,得知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队选拔运动员,向往更大赛场的他决定转项,并且顺利通过筛选,于2017年底加入集训队。

  射箭的底子很快起了作用,刘子旭在冬季两项的射击部分展现出过硬实力,成为该项目极具竞争力的选手。他在去年残疾人北欧滑雪欧洲杯大赛中夺得的金牌也成为*队在该项目上获得的首枚世界大赛金牌。而在今天的比赛中,正是弹无虚发的精彩表现,再次把他写入项目历史,“这一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正是种种挫折和磨炼造就了现在的我,我坚信生活不会辜负坚持努力的人。”

  刘子旭夺冠1个多小时后,郭雨洁在同一场地夺得*队在冬残奥史上的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对此,她同样“出乎意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两年未能出国比赛,这让她在赛前不免忐忑,“相当于黑灯瞎火,自己埋头苦练,难免觉得可能比不过别人”。但当比赛正式开始后,她突然发现,“我们和国外选手有得拼,我们也不错。”

  2004年,郭雨洁出生在张家口市尚义县南壕堑镇一个普通家庭,在运动方面颇具天赋,曾被河北省体操和游泳项目集训队选中,但父母觉得女儿年纪尚小,也怕耽误学业,没让她离家。直到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残疾人冰雪项目迎来发展契机,郭雨洁才参加了国家滑雪队在张家口进行的选拔并成功入选。郭雨洁表示,外教和中方教练的紧密配合,打蜡师等专业人员的助力,器材的不断升级,都给了她们角逐冬残奥会赛场的信心。

  在今天的残奥冬季两项及残奥高山滑雪比赛中,除两枚金牌外,*代表团还收获了3枚银牌和3枚铜牌,暂列奖牌榜第一位。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4)

——2022北京冬残奥会简短观后感150篇

2022北京冬残奥会简短观后感1

  这是一段多彩的追梦之旅。这是一段永恒的温暖记忆。

  今晚,我们铭记感动的过往,心怀憧憬与期望,用爱携手、向未来远航。

  激情飞扬 今宵欢聚

  舒缓的音乐声中,表演者走上场地,将“唱针”拨向舞台中心方向。光影流转间,圆形舞台空间化作绚丽多彩的“留声机”,在《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悠扬旋律中,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出现在场地中央,开启属于全世界的欢聚时刻。

  激光刻印在舞台,清晰勾勒出冬残奥项目的形象轮廓。这一刻,残奥运动员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在“留声机”上不断重现——

  42岁的加拿大选手布赖恩·麦基弗连摘三金,以16块金牌追*冬残奥男子金牌纪录,用卓越的表现诠释着拼搏与热爱;

  *队选手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张义琦包揽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前四名,一举创造历史;

  57岁的比利时运动员琳达·勒邦和女儿搭档完成比赛,追梦的道路上温情流淌……

  一次次奋力跳跃、一次次全力冲刺、一张张真挚笑脸,来自全球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挑战极限,用行动表明身体残疾并不阻碍前行的脚步、无法阻挡奋进的征途,谱写出一曲生命赞歌。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体育弥补人生缺憾,铺就圆梦之路。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这里共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他们展现出来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鼓舞着在生活中勇毅前行的每一个人。

  国家体育场内,雄壮的*声响起,*缓缓升起。*观众齐声高唱,激荡着自信与自豪。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代表团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的骄人战绩,领跑金牌榜和奖牌榜。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4年前在韩国*昌才斩获冬残奥会首金的*代表团而言,如此奇迹般的飞跃怎能不令人自豪。

  场地上,镀满金色光辉的唱片变成湛蓝色的“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在标兵志愿者和吉祥物“雪容融”的迎接下入场。在《欢乐颂》的经典乐曲中,旗手们漫步在“地球”上,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汇聚大爱 情暖人心

  “留声机”上浮现出的画面,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开幕式的那个夜晚:冬残奥会主火炬在世界聚焦下照亮黑夜,传递爱与温暖。

  爱与温暖,浓缩于冬残奥村、场馆设施建设的“无障碍”细节里,体现在运动员之间惺惺相惜、结下的深厚友情里,彰显在残疾人运动员和健全人的*等交往、热情互动中,绘就出一幅幅暖心画卷。

  场地内晶莹闪烁,由残疾人和健全人组成的志愿者代表走上舞台,现场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对9000余名冬残奥会志愿者的由衷谢意。

  14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创了“向志愿者致敬”环节,从此成为奥运闭幕式上的传统。这一传统,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的“向志愿者致谢”环节赋予了更浓郁的情怀。这份感动,穿越时光而历久弥新,跨越五洲而愈显珍贵。

  “黑夜有你星光闪闪,世界有你就有温暖。最美的青春是奉献,送人玫瑰香飘人间。”歌声中,致敬冬残奥会志愿者的短片令人动容。一身“天霁蓝”,一颗“火热心”。志愿者们奔忙在三大赛区,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诠释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温暖着赛场内外每个角落。

  在手语老师引导下,近200位听力残疾表演者翩翩起舞,以手语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诉说着自己心中对美好世界的希冀。

  善良的听障女孩帮助失意低落的朋友找回生活的快乐;一对残疾人和健全人的兄弟,感谢着彼此给予了穿越风暴的勇气;因体育而结缘的恋人、彼此激励的同窗好友、相扶相守的一家人表达着爱的心声……

  伴随着表演者的手语讲述,阵阵声波在“留声机”上流淌开来,构成日常生活中的温暖场景和感人画面。当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手心中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图案发出光芒,映照在“留声机”上,定格下“LOVE”(爱)的字样。

  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在爱的感召下,人们心手相连,星火成炬,汇聚成点亮世界的力量。

  心怀期待 共赴未来

  肢体残疾人乐手用大提琴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在全场观众深情注视中缓缓下降。

  我们兑现了承诺。面对世纪疫情,*以卓绝努力搭建起残疾人实现梦想的舞台、构筑起文明互鉴的桥梁,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残奥盛会,赢得来自全球的赞誉。

  “你们承诺的是‘简约、安全、精彩’,你们做到的是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国际残奥委会*安德鲁·帕森斯表示,*已经为未来的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

  动感时尚的视觉体验将人们的思绪牵至4年后的亚*宁半岛。屏幕上,残奥运动员的身姿闪现在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残奥会宣传片中,他们的.参与和行动象征着人类的无限潜力,继续传递着“勇气、决心、激励、*等”的残奥价值观。

  改变始于体育,却不止于体育。北京冬残奥会不仅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竞技舞台,更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和包容性,保障残疾人*等权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

  温情永驻、难诉别离。一个个“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

  舞台中央,13套定音鼓呈圆形向心排列,构成了“表盘”形象,极富力量的鼓声犹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脉搏。60名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表演者模拟着时间“指针”的行进轨迹,*传统的天干地支和二十四节气、*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随轨迹而生。

  时间永无止境,在多元的时间哲学中,全人类共享此刻,*与世界携手前行。

  熟悉的《雪花》旋律响起,全场安静下来,表演停歇,在盲人少女的小提琴演奏声中,主火炬缓缓熄灭。

  曲终人未散,余音犹绕梁。开幕式上照亮盲人火炬手面庞的那一簇微光,伴随盲人少女的琴声消逝在夜空,一束火炬烛照心灵、跳跃的火焰生生不息。

  天籁般的童声再次回荡在“鸟巢”,纯洁的冰雪世界里,盲童女孩珍爱地捧起明亮的“火种”,将这份希望传向大地。

  一朵雪花镶嵌在巨大的蓝色唱片中央,“BEIJING2022”字样烙印在“留声机”上,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这朵雪花的故事将成为人们久久珍藏的回忆。

  浪漫的焰火腾空而起,“北京2022”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粲然绽放,时光的“留声机”定格在大地上。

  这一刻是终点,也是起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记忆在温暖中永恒。我们满怀期许,沿着“更团结”的希望之路,奔向美好未来!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5)

——2022北京冬残奥会优秀观后感800字150篇

2022北京冬残奥会优秀观后感800字1

  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9月7日至18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这是残奥会历史上首次在南美大陆举行。一些“热词”受到广泛关注。

  比赛项目:里约残奥会共设置22个大项、528个小项,包括了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三大残疾类别。其中皮划艇和铁人三项为本届残奥会新增项目。*体育代表团将参加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两大类别的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等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将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350名运动员参赛。

  *与残奥会:1984年,我国首次派出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残奥会,共获得24枚奖牌,其中金牌2枚、银牌13枚、铜牌9枚,9人次打破世界纪录。女选手*亚丽、赵继红各获1枚金牌。此后,在1988年至2000年间举行的4届残奥会上,*在金牌榜上的名次由第14位上升到第12位、第9位、第6位。

  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均名列首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上,*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再次双双名列首位。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上,*代表团以95金71银65铜高居金牌数和奖牌总数的首位。

  *体育代表团:参加里约残奥会的*体育代表团团长由*残联*、*残奥委会*张海迪担任。代表团总人数499人,有运动员308人(男161人,女147人)、教练员和工作人员177人、竞赛辅助人员14人。是我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运动员全部是业余选手,*均年龄26岁,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14岁。运动员具有新人多、重残人数增加、受教育程度为历届最高的.特点。集体项目中,我国有6支队伍获得了里约残奥会参赛资格,其中,我国坐式排球女队连续获得三届残奥会冠军,盲人门球女队连续获得两届残奥会亚军,盲人门球男队、轮椅篮球女队是亚洲唯一获得里约残奥会参赛资格的队伍。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6)

——2022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观后感150篇

2022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观后感1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习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2022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观后感2

  体育馆外并没有喧哗,除了那“咚咚”在地上的脚步声,一片寂静,可到了入口,我才感受到馆内就像一个压缩机,把所有音量存储着,再一下放大……纵目望去,四周环视,汹涌的人群就像一*又一*的海浪,运动员则是浪头,让人们忽坐忽站。

  这丝毫不逊色于正规的国际奥运会,一样有漫天飞舞、层叠的彩旗,有激动人心的呐喊,更主要的有超出常人的残疾人一颗颗身残志坚、不卑不亢的心。

  在所有人都为跑步、轮椅竞速等令人兴奋的项目呐喊时,我发现在女子掷铁饼赛场中她的身影是那么美。她是一个盲人,戴着黑黑的眼罩,从年纪上看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身材有些略微偏胖,手臂粗壮而结实,鼻子高高的,嘴巴挺长、大,那席黑色的长发像随意垂下的绿叶,自然的美。她拼搏时的力量却让我大吃一惊。

  她的"双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眉头紧皱着,右手不断朝着指定方向摆臂,让肌肉发挥最大力量,可却迟迟没有甩出……我想到了她眼前的那一片无尽的漆黑。她以前或许也看见过美吧,知道一切都那么宝贵……这时,她的右手已划出了最大幅度,身体向前45°倾斜,猛地一用力,铁饼飞了出去,像长有翅膀一样越飞越远,在大半个场地外坠地,我拼命地为她鼓掌,好像赢得了世界,即使她看不见自己的成绩,但两颗心灵早已触碰!

  我懂了,这一切我们都应去尊敬,尊敬冬天墙角一株独自开放的梅花,尊敬一小片翠绿枝叶,尊敬这个世界,去感受虽然残疾但坚强、乐观的心!

2022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观后感3

  今年的两届奥运会可谓是我们国家的盛事,赛场上体育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时刻感染着亿万人民为他们而欢呼,特别是残奥会上的`残疾运动员们的表现更让我为他们而激动,虽然他们缺少着身体的某一部分,但他们身残志不残的顽强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灵的最深处涌起一股股激情与力量!

  在残奥会结束后,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才是生活的真正强者。从组织者和志愿者热情的服务中,让我又感觉到在当今社会残疾人正在被浓浓地关爱所包围,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使他们成为赛场中最为闪亮的人物。

  从48年前奥林匹克向残疾人打开成功之门后,数以万计的残疾运动员用惊人的毅力与顽强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战性的赛场上以摄人心魄的勇气,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华章。他们用行动来向世界证明,我能行!

  在赛场上我看到,他们是快乐的使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带着微笑,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烦恼,也没有因为行动的不方便而气馁,在这点上是值得我们这些肢体健全的人所学习的,也可以说,他们就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

  有些运动员虽然双目失明了,但他们灿烂的笑容并没有因为双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运动员虽然只能依靠着轮椅,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阻止了他们对奔跑的渴望;有些运动员虽然失去了双臂,但是他们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领着他们在赛场上飞翔!

  每当观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演绎时,我的内心都会感到激情澎湃。因为我看到了,看到了残疾人的坚强!在我们的身边,依然有很多残疾人需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小小地帮助,或者一句真诚的问候,都会在共同前进和谐道路上洒满温暖地阳光!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7)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优秀观后感150篇

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优秀观后感1

  2008年北京的秋天格外斑斓。当人们还在收获着奥运盛典的丰厚馈赠时,彰显人性光辉与生命尊严的08年北京残奥会又如约而至。

  相聚在北京残奥会的体育健儿,以出色的竞技水*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演绎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深刻主题,传扬着“超越·融合·共享”的鲜明理念。*相继奉献给世界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也带来别样的启迪和感奋。

  顾拜旦歌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所培养高尚情操和纯洁心灵的学校。在残奥会赛场上,将被世人永远铭记的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让所有参与者、观看者更强烈地感受到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震撼和力量。肢残运动员艰难地搏击水浪冲向终点时的欢呼,脑瘫运动员躺在推床上双臂奋力擎起杠铃时的呐喊,昭告着他们不畏身体缺憾、付出比常人更多艰辛挑战极限的生理超越。“我不能选择命运,但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剧不在于没有实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残疾人运动员的这些人生箴言,宣示着他们冲决歧视偏见、渴望*等参与社会的心理超越。他们的人生因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而焕发异彩,比金牌更闪光的精神境界的超越,更动人心魄、更催人奋进。

  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当今全球残疾人总数约6.5亿。以空前规模笑迎五大洲朋友的残奥会,确切地说,是更完整意义上的人类体育庆典。“融合”,不仅标志着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灿烂文明的又一次雄伟交汇,而且凸显着残疾人与健全人和谐共融、携手同行的厚重人文蕴涵。赛场内外,志愿者手腕上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理解和友善,铿锵的*语汇“加油”成为通用的“国际语言”。加拿大记者评述:“*正拥抱整个世界,每个人再次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赢得真诚的微笑和尊重。”“融合”理念的传播,将唤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更深体认和倍加珍视,汇聚起推动世界和*进步、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

  残奥会为残疾人实现梦想、放飞希望提供了广阔天地。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追求瑰丽梦想,追求生命价值。北京残奥会倡导的“共享”理念,响亮地传达了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心声。残疾人在体育竞赛中的优异表现以及在其他领域的骄人业绩,无可辩驳地证明,他们同样是书写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这个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社会的崇高职责。国外网站载文说:“北京残奥会显示出*以集体主义寻求和谐与共享理想的巨大而有效的努力。”“联合国人权奖”、“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特别奖”、“联合国和*使者奖”,记录着*推进残疾人事业、践行“共享”理念的强劲足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丰收的最大喜悦永远属于播种者。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8)

——2022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50篇

2022冬残奥会的观后感1

  多少次回眸,渴望着相遇;多少次期盼,终得以圆满实现;多少次的激情,在赛场上用拼搏点燃。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的火炬带着我们的希望点燃了。今年的冬奥会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北京负责承办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负责承办雪上项目,北京也将成为奥运第一个举办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冬奥会发布了吉祥物“冰墩墩”一只胖乎乎可爱的大熊猫,它头部外壳装饰彩色花环,是一名航天员的样子,别看它胖乎乎的,可它的.寓意着创造非凡未来,探索未来!

  奥林匹克带给大家的是心灵净化和世界的和谐和希望。而我们要学习奥林匹克精神,学习他们甘于奉献乐于付出的精神,比赛是短暂的,但是奥林匹克精神是久远的。珠穆朗玛已昂起它高傲的头儿,巍巍长城挺起不屈的脊梁,涛涛黄河握紧了有力的拳头。自信,自强,自尊,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继承奥林匹克精神,传播*文化,遵守世界,建世界冬奥,呈*风采,一丝不苟备冬奥,全心全意迎世人,相聚冬奥运动会,为冰雪运动员加油助威!你们是最棒的!冬奥之约,冰雪有情!


2022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扩展9)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 (菁选3篇)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首枚金牌预计在3月5日开赛的残奥高山滑雪速降比赛中产生。目前,*残奥高山滑雪队也已做足准备,期待在家门口举行的冬残奥会上取得全面突破。

  *残奥高山滑雪队领队王响*近期介绍了队伍的备战情况,他说:“与外国残奥高山滑雪运动队相比,2016年组建的*队还很年轻。*昌冬残奥会时,*仅有一名运动员参加残奥高山滑雪比赛,但随着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投身高山滑雪项目,北京冬残奥会上参与高山滑雪角逐的*健儿达到历史性的22人。无论参赛人数还是整体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残奥高山滑雪是冬残奥会的基础大项,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设有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超级全能、滑降5个项目比赛,每个项目又分站姿、坐姿、视力障碍三个组别,共将产生30枚金牌。运动员滑行时速能超过100公里每小时,比赛竞技性和观赏性都很强。不过,在风雪中快速滑下高坡对运动员的滑行技巧、心理素质的考验也非常大,而这也是展现他们克服恐惧、战胜自我的拼搏过程。“在速降比赛中,运动员几乎处于身体失控状态。我们很多队员是以跨界跨项选材方式选拔入队,最先要克服的就是心理的恐惧,这既是提高成绩的关键,也是残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王响*说,“多轮筛选过后,*残奥高山滑雪队绝大多数队员都入选了北京冬残奥会参赛名单,大家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很大提升。对他们来说,能够站上家门口的冬残奥舞台,就已经拿到人生的金牌,取得了成功。每一名队员都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我们要从第一场比赛就开始拼。”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2

  距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还有一天时间,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盛会的气氛更为浓厚。场馆内随处可见的残奥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冬残奥村里无处不在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训练场上紧张备战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无不在向我们发出一个讯息——冬残奥会,我们准备好了!

  *检测站门前新增了无障碍通道,赛道结束区的雪地上搭起了木板路,运动员休息室旁边设置了轮椅假肢存放室……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残奥会场馆转换工作已接近尾声。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刘杰介绍,场馆*设置了永久、临时无障碍坡道11个,无障碍电梯23部,无障碍卫生间33个,赛事期间他们还将为坐姿运动员提供专用设施。

  “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只有短短十几天的转换时间,这些天来同事们加班加点,进行了景观标识更换、雪场赛道调整、无障碍设施设置等多项工作,只为能在开幕前完成所有准备。”刘杰说,“我们有信心在赛事期间为各国(地区)残奥健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和最细心的服务。”

  在群山环绕的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供暖维保工作人员张荣彬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调试供暖机房,检修供暖管道。“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闭幕,但我们还不能放松,现在正在为北京冬残奥会做准备。”张荣彬告诉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他所在的供暖维保团队全力保障了20万*方米涉奥区域的供、采暖设备稳定运行。冬残奥会上,他们会继续坚守岗位,以同样的高标准完成工作,为赛区人员送去温暖。

2022冬残奥会冰雪观后感3

  在天坛公园圜丘进行城市火种火炬传递的第一棒是来自厦门的侯斌,他曾蝉联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也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主火炬手。

  昨日,记者电话连线侯斌,他告诉记者,自从2008年传递火炬起,他的心就一直在传递着圣火。为了昨天这神圣的一刻,他在酒店做足了准备工作,小到帽子手套如何戴等细节,大到活动现场的地图下载,并在地图上将路线考察了一遍。

  不过,到了火炬传递现场,还是有“意外”情况。侯斌说,现场的地面非常光滑,运动鞋踩在上面都打滑,原计划慢跑一圈的`他最后选择了缓缓步行,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结束后他深情地亲吻了手上的火炬,“这件事真的特别有意义,拿着这个沉甸甸的火炬,我觉得它燃烧的是胜利的火焰。”侯斌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了*,他也希望大家能关注和热爱冬残奥会,让更多人借此了解残疾人运动员。

  侯斌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不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但已定居厦门多年,对厦门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为2022北京冬残奥会拍摄《冬奥值日生》宣传视频时,他特地建议将拍摄点改为厦门,与奋斗在体育路上的厦门小运动员们一同出镜。

推荐访问:观后感 冰雪 残奥会 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50篇 2023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 2023冬残奥会冰雪项目观后感1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eeee40.com/fanwendaquan/guanhougan/6058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