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鸿鹄文档网!

【教育意见】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指导意见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6-15 13:12:07

关于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指导意见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市直各学校、有关高等院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才有好的教育。为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意见】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指导意见,供大家参考。

【教育意见】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指导意见



关于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专

业化水平的指导意见


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市直各学校、有关高等院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才有好的教育。为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含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等)专业素质,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提高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和思路

(一)总体目标。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数量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现代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较高的教育教学成绩;教师专业化水平较高,接受市级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达到10%以上,具有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称号教师达到5%以上;城乡教师协调发展,建立高素质教师补充机制;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模式多样,为基础教育服务能力增强,全市80%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达到省级示范标准;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

(二)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总要求,以优良的师德为引领,构建有效的师德建设体系;以提高教学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实施“三大工程”为带动,全面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不同模式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建设,使教师培训基地体系适应基础教育服务的需要;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为抓手,带动教师成为现代教师;全面加强教师工作薄弱环节,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构建教育、宣传、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体系,形成完整有效长效机制,以优良的师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落实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师德教育以引领教师充满激情、勇于奉献、为人师表为导向。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新任教师前培训要开设师德教育专题,在职教师培训要把师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师德教育内容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师德教育方法以师德典型案例评析为主,用教师身边人、身边事为案例,以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为引领,用违规事例为警戒,突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切实增强师德教育效果。要注意发挥关键事件的典型作用,实现师德专题教育与常态化教育相结合,增强广大教师的师德规范意识。

(二)加强师德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将师德宣传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重点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针对师德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应对并加以引导。大力树立和宣传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高度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每年评选一批师德标兵。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利用典型实例宣传和正面引导社会舆论的意识,凡未经宣传的典型,一般不得推荐为师德标兵。要抓住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的契机,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强化师德监督,促进形成重德养德良好师风。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每学期师德问题报告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主管部门要及时受理并处理师德投诉、举报,及时获取掌握师德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倾向和问题,将违反师德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将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

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是师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要亲自抓师德建设。中小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全过程。有关职责要落实到具体的职能机构和人员,有关工作要落实到学校日常管理中。学校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合力。

(四)严格考核奖惩,促进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要对师德进行考核。师德考核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存入师德考核档案并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作为评优选先、参加骨干教师评选的必要条件。在相近条件下,当选过师德标兵的,优先选培和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特级教师和晋升教师职务(职称)。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从严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对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建立问责制度,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三、大力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以落实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标准》为方向,以教学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培训重点,抓住骨干教师培训重要阶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全体教师成长为具有教育智慧的专业教师。

(一)着力开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培训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以落实新课程标准为目标,以能组织实施有效教学为标准。课堂教学能力培训要促进教师掌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创建卓越课堂,提高教学成绩,达成育人目标。

围绕课堂教学能力,开展多样化培训,使教师能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计划;使教师掌握多元评价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并根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使教师具有校本教研能力,扎实有效开展“一课一研”;使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掌握小课题研究方法,通过行动研究,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师具备反思与主动发展能力,在解决教育教学工作问题的过程中,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班主任工作能力。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是全体教师都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班主任应具备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能力,具备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的能力。通过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能够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能够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能够发展良好的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与同事团队意识、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学校要制定班主任培训课程,开展班主任专项培训,要为班主任创造更多的外出学习和交流机会,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能力,是培养21世纪公民必备的信息意识和素养。到2017年底,全体教师都要接受新一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要建立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培训与管理新模式。培训形式以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为重点。要推广具有邯郸特色的网校模式。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要关注结果,全体教师都要具备微课制作能力,新一轮培训结束后,建立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微课程体系,使教师具有先教后学或先学后教等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应用能力,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储备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要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融合,关注“互联网+”在教育上的应用趋势,鼓励各学校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启动幕课建设试点工作。做好“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与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考试命题测试等专业机构合作,提高管理效率。

4.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能力。针对当前学校和学生中频发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使广大教师掌握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学校应建立数量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安全管理教育的骨干队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指导、戒除网瘾指导等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以实施青蓝工程、骨干工程、名师工程为引领,开展新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培训,整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专业化水平。

1.新任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是为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而设置的专项培训。新教师培训应使新教师熟悉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学习管理学生的基本方法,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内容以师德教育、专业精神、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基本方法为主。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培训实施应立足于任职学校,每个学校都要为新入职教师配备指导教师,通过师徒学习,加快新教师角色转换,为专业发展打好基础。鼓励各培训单位以举办教师入职宣誓等形式,增强教师荣誉感和专业发展意识。

2.骨干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是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和对现有骨干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的专项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应使参训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具备良好的专业发展意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能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培训内容应包括师德教育、学科教学方法、班主任工作、信息技术应用、现代学习科学发展知识等模块。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培训实施以挂职培训为主,通过思想引领、现场感受、交流互动、解决问题,成为本校或区域内的教育教学中坚力量。

3.学科名师培训。学科名师培训是培养本学科具有专业权威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使之具备成长为未来教育家的高端培训。学科名师培训应使名师确立自己的教学主张,在区域内推广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培训内容以解决区域内学科教学普遍问题、探索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为主。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培训实施以建立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名师与工作室成员的共同研究,带动全市同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在研究中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扩大邯郸教育的影响力。

4.农村教师培训。国培、省培计划安排要向各县倾斜。要提高农村教师参加省级远程培训比例。根据农村学校和教师需求,每年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送教下乡要聘请省市优质教师深入到县,送课到县。通过示范课、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让农村教师感受专家课堂风采。在各类培训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教师到城镇学习。要努力拓宽农村优质教师来源渠道,进一步做好“特岗计划”工作,开展特岗教师专项培训。积极开展优秀特岗教师先进事迹选拔、评选、宣传工作,鼓励特岗教师爱岗敬业扎根农村教育。开展小学全科教育试点工作。积极宣传“农村教育硕士计划”。

(三)落实继续教育基本制度

1.全员培训制。全员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的以提高教师岗位能力为主的全员继续教育培训。全体教师在教师资格首次定期注册后,五年内必须完成不少于360学时(其中省级以上培训不少于260学时)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全员继续教育培训包括省、市、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省级培训包括国培、省培和省级远程培训项目。市、县级培训包括围绕本地教育行政部门重点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开展的各类专项培训,其中远程培训项目,以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以教师自主选课为主要形式,适应教师专业成长个性化需求。

2.逐级递进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分别设立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特级教师称号。其中骨干教师由学校、县级、市级、省级四级组成,获得高一级称号者应从下一级称号获得者中产生。学科名师由校级学科带头人、县级、市级、省级学科名师四级组成,获得高一级称号者应从下一级称号获得者中产生。河北省学科名师、河北省特级教师从河北省骨干教师中产生。各学校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可根据教师专业成长阶段,设立教坛新秀、青年之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根据骨干教师成长特点与方向,完善骨干教师评选标准,使骨干教师数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3.先训后评制。教师参评相应骨干教师称号时,应先参加相应骨干教师培训对象专项培训。参加高一级骨干教师培训,应优先从参加过下一层级骨干培训且培训合格者中选拔。教师参加市级骨干培训时,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职务(职称)。

四、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对教师开展规范、专业的培训,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深化培训模式的改革,是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重点。

(一)培训管理

教师培训应由教师教育主管部门、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师任职学校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培训都应按照项目管理,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结果评价,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培训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登记教师参训情况。

(二)培训的实施

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方式以挂职培训为主,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网络常态化。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减轻教师培训压力,减少工学矛盾。

(三)建设教师培训基地

以挂职培训基地学校为基础,建立校、县、市三级培训基地。

1.挂职培训基地学校。挂职培训基地学校应从教育质量好、学校管理好、教师素质好、教科研活动好、硬件条件好的基层学校选择。挂职基地学校要抓好教师培训、教研组建设、教研活动等工作。教师是学校的生命细胞,各学校要根据教师成长阶段,面向全体教师,每年开展新教师上岗课、青年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以课为引领,带动全体教师不断成长。教研组是学校生命的基本组织,各学校要研究年级组管理体制下的学科教研组建设模式,通过创建学科学习共同体,发挥集体智慧,提升本学科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是学校生命的运行血脉,各学校要坚持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广泛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同课异构、以评促教等多种教研活动,用有效的教研成果,提升教师教育智慧,提高教学成绩。

根据基础教育学校发展不同形态,总结基于校本培训的基地学校模式、基于区域盟校的的基地学校模式、基于网络的基地学校模式,探索“互联网+”下的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建设面向现代化的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总结挂职基地学校在校本培训中的经验,推广一批在教师教育专业自主发展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起引领、示范、带头作用的基地学校,进一步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

2.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新形势需要,将功能相近、工作对象趋同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站)进行整合,建设成为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对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赋予其组织、管理、实施和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及教师培训等工作职能,发挥县域教师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高效率。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要起到上挂下联作用,一方面引进高师院校先进教育培训资源,一方面总结推广基层学校教师培训经验。各县(市、区)要把规范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纳入本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加快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力度,力争在2015年底前,全市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全部完成整合工作,到2017年,全市80%县建设成教师发展中心,到2020年,全市80%县达到省级示范标准。

3.高等师范院校。高等师范院校要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意识。通过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传播现代教育理念,对基层学校发挥引领作用,促进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创新教师教育服务方式,建设教师教育空中课堂系统,集教育实习网上指导与管理、网上课程教学、网上教师培训于一体,不断提高为基础教育服务能力。

五、落实与保障

(一)组织保障。建立基层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市教育局教师行政管理系统;建立基层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系统,通过行政与培训两个系统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教师教育组织网络。

各县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成立教师科,统筹本地教师队伍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师德、培训、管理等各项工作,组织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各类培训。要将教师培训列入各中小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核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本地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各基层学校都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师德、培训、管理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立足学校本职工作提高专业能力。

(二)制度保障。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经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凡定期注册合格的教师,才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资格,才具备参加评优选先等条件;凡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职务)。要探索定期注册黄牌预警制度,对列入黄牌预警者,暂停评优选先资格。通过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促进教师增强师德意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三)经费保障。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大教师教育财政支持力度,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要把教师培训作为投入重点之一。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教育费附加的5%用于教师培训。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求,列出专项培训预算,按照项目实行专项管理。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同时,做好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经费保障工作。

推荐访问:邯郸市 教育局 专业化 【教育意见】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指导意见

本文来源:https://www.eeee40.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8994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