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鸿鹄文档网!

2022年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公文-优质网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2-06-18 16:54: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公文-优质网,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公文-优质网

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公文-优质网4篇

第一篇: 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公文-优质网

“三治融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作者:张克
来源:《群众》2019年第03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贾汪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为贾汪乡村振兴、转型发展“旺”起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贾汪,一年多来,贾汪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深化“三治融合”、助力转型发展,展现出“产业旺、生态旺、乡村旺、百姓旺”的全新面貌。

        自治立基,乡村人心“聚”起来

        “一面旗”筑起战斗堡垒。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摆在增强乡村治理能力的首位,围绕“建强战斗堡垒、加快乡村振兴”,按照政治思想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双强”标准,建立基层党组織书记后备人才库和届中调整区委考察审批制度,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出台《关于严管村干部的意见》《村干部负面清单》,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居)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开展农村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机关党员“回家看看·乡情访”活动,全区7300多名党员家庭挂上党员户牌,亮明党员身份,作出公开承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2788名机关党员深入村居、农户,听民情、破难题、解民忧、助发展、促和谐,帮扶760户特困户脱贫致富,真正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新机制”拢起民心民力。建立完善以村(居)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载体、村(居)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居)委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村级“一核三体”运行机制,搭建“精准扶贫我监督、党务公开我知情、村务决策我参与、我的资金我知道、办事程序我清楚、勤廉双述我评议”等载体,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居事务的热情,形成了“一起向党看、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生动局面。马庄村坚持村民的规矩自己定,村民的理自己评、村民的矛盾纠纷自己化解,先后制定实施了22项156条操作性强、群众认可的“马庄规矩”,有效引导村民遵法守礼、崇德向善。

第二篇: 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公文-优质网

以“三治融合”创新乡村治理
作者:范宇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8年第14期

        “‘三治融合’是基层治理的新路子,能够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发挥乡村治理的最大能量,激发农村发展的无限活力。”遂宁市安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光辉表示,近年来,安居区全面深化“三治融合”建设,一场以“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正由点及面地铺展开来,呈现出乡村治理下村美人和的崭新面貌。

        “我的工资欠款已兑付500多元了,还差700多元。”安居镇高滩坝村村民王显芬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这些钱还能通过正常渠道要回来。

        欠王显芬工资款的是一家名为四川莱信诺食品有限公司的农业企业。该企业于2003年到高滩坝村发展农业产业,流转土地500余亩,并建有蔬菜深加工厂房。2015年,由于该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当年该村村民共计30万余元的土地租金和20余万元的村民务工工资,共涉及村民千余人。

        “村民们情绪激动,聚集起来要将建在村里的厂房设备拆了卖掉。”高滩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军回忆道,“当时的情况十分严峻,如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村民们的暴力维权,怎么办?

        时任安居区司法所所长的唐毅,是高滩坝村的法律顾问。“我一面向村民们告知其行为涉嫌违法,一面向村民解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唐毅表示,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村民们大多平复了情绪,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如何维权。

        不仅村民们在思考,高滩坝村“两委”也在谋划。“盘活厂房产生实际效益才是最好的出路。”村“两委”向唐毅咨询,如何解决法律上的程序。唐毅表示,不妨让企业法人签订授权委托书,将厂房租赁给其他企业继续使用,通过收取租金来偿还村民的欠款。

        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厂房的租金每年近8万元,已还清村民工资欠款42%。“今年10月又要收取租金了,这笔钱将用以偿还部分土地租金。”陈军说,“预计5年内能彻底清偿村民们的欠款。”

第三篇: 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公文-优质网

“三治融合”引领乡村治理

作者:何运平;

作者机构:中共随州市曾都区委;

来源:国家治理

ISSN:2095-8935

年:2018

卷:000

期:006

页码:P.49-51

页数:3

中图分类:D638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乡村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振兴战略;治理体系;政治生态;曾都区;随州市;组合拳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湖此省随州市曾都区全面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好乡村善治“组合拳”,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

第四篇: 推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公文-优质网

工作心得:“三治融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X区坚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为X乡村振兴、转型发展“旺”起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年12月12日,X总书记视察X,一年多来,X区全面落实X总书记视察X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深化“三治融合”、助力转型发展,展现出“产业旺、生态旺、乡村旺、百姓旺”的全新面貌。

自治立基,乡村人心“聚”起来

“一面旗”筑起战斗堡垒。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摆在增强乡村治理能力的首位,围绕“建强战斗堡垒、加快乡村振兴”,按照政治思想素质强、科学发展能力强“双强”标准,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和届中调整区委考察审批制度,探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出台《关于严管村干部的意见》《村干部负面清单》,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居)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带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开展农村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机关党员“回家看看·乡情访”活动,全区7300多名党员家庭挂上党员户牌,亮明党员身份,作出公开承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2788名机关党员深入村居、农户,听民情、破难题、解民忧、助发展、促和谐,帮扶760户特困户脱贫致富,真正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新机制”拢起民心民力。建立完善以村(居)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载体、村(居)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居)委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村级“一核三体”运行机制,搭建“精准扶贫我监督、党务公开我知情、村务决策我参与、我的资金我知道、办事程序我清楚、勤廉双述我评议”等载体,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居事务的热情,形成了“一起向党看、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生动局面。X村坚持村民的规矩自己定,村民的理自己评、村民的矛盾纠纷自己化解,先后制定实施了22项156条操作性强、群众认可的“X规矩”,有效引导村民遵法守礼、崇德向善。

“小网格”做实管理服务。当前,村居减负难、群众办事难、基层问题发现难、基层资源整合难问题比较突出,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是解决“四难”问题的有效途径。X区大力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构建起区、镇、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为依托的“3+N”网格体系,全区划分网格789个,依托信息化平台将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和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长、网格员1147名,全面负责各类基本信息采集、民生需求反映、矛盾隐患摸排等事项。网格化工作开展以来,全区汇集各类基层数据30余万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000余件,解决了基层负担重的问题,破解了隐患不见底的难题,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目标。

“新乡贤”解开矛盾纠纷。充分挖掘新乡贤文化时代内涵,在全国率先成立镇级“乡贤协会”、村级“乡贤工作室”,引导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百姓认可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贤者能人自愿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了乡贤文化和乡村治理的相得益彰。目前,“乡贤协会”“乡贤工作室”已在X区12个镇(街道、园区)、134个村(社区)实现覆盖。

法治引领,法治风尚“树”起来

深化法治实践,点亮法治“航标”。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在监督的环境下依法用权办事,认真落实重大决策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等依法决策程序,特别是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凡得不到95%以上群众赞同的城建、拆迁工程一律不予实施。深入开展法治系列创建活动,严厉整治执法司法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不廉洁、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大力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法治建设整体水平迈上新的台阶。X区被评为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X村被评为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一半以上村(社区)成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成率、农村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自治率均达到100%。

培育法治精神,厚植法治“沃土”。X总书记指出:“法治精神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花、无源之水。”X区把“让法治精神融入每个人血脉、成为全民信仰”作为法治宣传的目标,高标准建成全省一流的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推出普法专题电视栏目《法理之间》,开展“法润X春风行动”“普法村村行”“宪法在身边”等系列活动,利用法律大讲堂、流动法治宣传车、手机短信、多媒体互动、法治公益节目、以案释法等形式,把法律送到了百姓身边,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兴办法治实事,彰显法治“温度”。全区126个村全部建立起法治文化广场、村级文化礼堂,坚强了战斗堡垒,实现了法治阵地全覆盖,使村民活动有地方、沟通交流有平台,不出村就能感受到丰富精彩的“城里世界”,过上亲帮邻助的“社区生活”。编排系列法治节目,送到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弘扬正气,抵制庸俗,使村民明真相、辨事理,推动矛盾纠纷依法按理解决。

德治涵养,乡风民风“美”起来

“乡风文明工程”涵养道德淳民风。X总书记在视察X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很重要,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X区乡村文化底蕴深厚,不仅X村有文化礼堂、农民乐队,村村都有文化礼堂和文化阵地。近年来,X区坚持以文化人、乡风润村,大力实施“乡村文明提升工程”,依托文化礼堂、文化场馆,建立村史馆、民俗园,开设道德讲堂,开展周末舞会、夏季纳凉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还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展示村庄风采、促进邻里和谐、改善党群关系的作用,形成了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

“选典型树榜样”引领示范育家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抓什么样的典型,就能体现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X区注重发挥榜样力量,在全区范围开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评选推介,充分挖掘、展示各级各行各业的模范典型,用先进典型教育人、引导人、带动人,营造见贤思齐、向善向美的氛围。同时,建立家庭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家庭和睦、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好人好事等情况分项给每户打分,兑现奖励;
积极推进家风家训建设,大力弘扬传统家庭美德,推动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让学典型树家风成为全民时尚。各村也自发评选“守法道德模范户”“十星级文明户”,设立“贤孝榜”,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人人传“佳话”、户户讲“美德”,许多矛盾在无形之中得以消除。

“大老执制章程”移风易俗树新风。“大老执”指的是农村红白喜事的主事能人。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有些人感觉“面子”也要足起来,遇到“红白事”大操大办,影响到社会风气,人情往来“份子”重,群众经济压力大、有苦说不出。X区充分发挥“大老执”掐得准“脉儿”、找得着“根儿”、摸得着“门儿”的地缘人情优势,组织成立“大老执理事会”,从“红白事”入手,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定统一标准,刹住了大操大办之风,改变了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树立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

推荐访问:乡村 治理 公文 推进 健全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eeee40.com/fanwendaquan/gongwenfanwen/3248.html

推荐内容